為促進公路養護技術轉型,7月12日,榮縣交通運輸局組織專業技術團隊赴平昌縣開展公路養護"四新技術"(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專項調研。調研組重點考察了平昌縣在智能檢測技術應用、機械化施工工藝創新及智能化養護設備運用等方面的實踐成果,通過實地觀摩與技術交流,為提升本地區公路養護技術水平積累經驗。
(羅寧、何濤、張鑄、陳雪蓮、茍永川)
調研組對S304線響灘鎮至南風段公路改造項目開展實地考察,重點調研了三個技術應用場景:一是基于環保型復合材料的道路修補技術示范段,二是現代化機械養護設備的現場作業展示,三是智能檢測系統的實操演示。在技術交流環節,深入研討了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技術的工程應用效果。經現場數據驗證,該技術體系具有三大技術特征:一是實現舊瀝青路面材料(RAP)100%回收利用;二是采用智能配比控制系統與專用泡沫瀝青穩定劑協同作用;三是形成顯著的技術經濟指標:材料循環利用率達95%以上,全工藝環節碳排放較傳統工藝降低40%。由此構建了"精準檢測-專業評估-高效再生-科學養護"的閉環式綠色養護技術體系。
榮縣交通運輸局養護股股長何濤在考察中表示:"平昌縣在公路養護領域的創新實踐具有顯著的技術先進性,特別是在新型功能材料推廣應用和機械化標準作業體系建設方面形成的經驗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何濤特別強調,平昌縣在山區公路抗滑層處理中采用的納米復合改性材料技術,其抗滑性能提升率達35%以上,這一技術路徑對解決榮縣丘陵地區公路水毀病害治理具有重要的技術借鑒意義。
通過此次專項調研,雙方一致表示將建立長效合作機制,通過技術資源共享與聯合攻關,共同提升公路養護技術水平,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九正鼎盛養護公司秉持"科技賦能養護,創新驅動發展"的技術理念,在公路養護領域重點推廣應用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瀝青路面熱再生等"四新技術"。通過建立綠色低碳、高效智能的養護技術體系,推動行業技術升級。經工程實踐驗證,公司通過持續優化施工工藝、提升設備智能化程度,已實現以下技術經濟指標:一是綜合養護成本降低≥40—60%;二是公路服役年限延長≥40%;三是路面性能指數(PPI)提升≥50%。該技術體系不僅顯著提高了養護資金使用效益,同時有效提升了道路服務水平,為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智慧養護技術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
業務咨詢:四川九正鼎盛道路養護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茍先生 15908441188
吳先生 1898167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