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公路養護“四新技術”(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應用成果,促進區域公路養護事業高質量發展,5月15日,瀘州市公路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曾庚帶領由養護管理科、工程技術科負責人及技術骨干組成的考察組,赴平昌縣開展專項調研交流。
在S304線響灘鎮至南風段公路改造項目施工現場,調研組深入考察了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熱再生等先進工藝技術的創新應用成果。該技術體系通過100%回收利用原有路面材料,結合泡沫瀝青穩定劑,不僅顯著提升了路面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更實現了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同發展,在低碳減排、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效。
曾庚在考察后表示,平昌縣在公路養護領域率先引入智能檢測評估系統、大規模推廣應用低碳再生工藝的創新實踐令人矚目。特別是其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應用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構建了完整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和智能化養護新模式,這種將綠色低碳理念與智能建造技術深度融合的創新模式,代表了未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方向,值得在更廣范圍內推廣借鑒。
項目調研結束后,在平昌縣交通運輸局召開專題座談會。會議期間,平昌縣交通運輸局技術負責人系統匯報了近年來”四新"技術在縣域國省干線養護工程中的規模化應用成果,通過詳實的數據和典型案例展示了技術創新帶來的顯著效益。
九正鼎盛養護公司董事長茍永川作專題技術報告,從材料科學、施工工藝經濟效益等維度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的核心原理,重點介紹了該技術在施工標準化、成本精細化管控等方面的突破性進展,并分享了多個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應用案例。
座談會上,與會專家和技術人員圍繞“四新技術“推廣應用的三大關鍵議題展開深度研討:一是創新技術在公路養護中的市場化推廣路徑;二是行業技術標準體系的構建與完善;三是不同區域環境下技術方案的適應性優化策略。瀘州市公路局代表對九正鼎盛公司在綠色低碳養護領域的前瞻性探索和務實創新給予高度評價,明確表示希望深化政企技術合作,共同推動瀘州公路養護事業向“經濟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高效智能型、可持續發展型”的現代化方向轉型升級。
近年來,九正鼎盛養護公司以技術創新為引領,在公路養護領域大力推廣應用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瀝青路面熱再生等”四新”技術(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通過持續的技術優化和工程實踐,不僅實現了養護成本降低30%以上的顯著成效,更使公路使用壽命延長40%,路面性能指標提升50%,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此次瀘州市公路局組織的專項調研考察活動,通過現場觀摩、技術研討、案例交流等多種形式,不僅深化了雙方在綠色養護技術領域的專業交流,更在技術標準制定、區域協同創新等方面達成重要共識。以此為新的起點,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合作機制,共同推進公路養護事業向科技化、綠色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為交通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